冯唐曾说过:“我们是世界上最好的朋友,我们是世界上最差的情人。我们彼此相爱,就是为民除害。”这段话似乎正好概括了徐悲鸿与蒋碧薇之间复杂而纠葛的感情。
提起徐悲鸿,大家自然会想到他在绘画领域的成就,尤其是那些生动的奔马作品。他不仅是齐白石的伯乐,还与他有着深厚的友谊,这些是他最为人知的履历。然而,徐悲鸿的感情生活却远不像他的艺术生涯那样光彩照人,经历了诸多波折。而在与他有过深刻感情纠葛的众多女人中,蒋碧薇无疑是最为关键的那一个。
徐悲鸿的画作,以笔力雄浑、气势磅礴著称,尤以奔马为最,展现了他坚定而不屈的性格。1912年,年仅17岁的徐悲鸿因不满父母为他安排的婚姻而离家出走,虽然不久后被父亲找回,最终还是走进了婚姻的殿堂。与比自己年幼一岁的妻子共度洞房,他满心不情愿,吹灭了蜡烛,心中充满了无奈。那一刻,他与鲁迅、张恨水等文化名人有着相似的无奈与困扰。
展开剩余79%婚后不久,他们的儿子出生,但徐悲鸿给孩子取了个不吉利的名字“劫生”,寓意“遭劫而生”。尽管徐悲鸿的父亲将其更名为“吉生”以寄托希望,但孩子最终还是早夭了。经历了儿子的夭折,徐悲鸿为了逃避家中的痛苦,选择了前往上海学画,离开了家庭,开始了他人生的另一段历程。对于这段婚姻,他始终没有再提起,仿佛这段记忆成了他内心的伤痕。
2010年,一幅名为《人体蒋碧薇女士》的油画拍出了7280万元的天价,因其由徐悲鸿的长子徐伯阳提供“背书”,而看似得到了徐悲鸿之作的认证。但两年后,中央美术学院的研修班学生联名声明,这幅画其实是他们当年的习作,并非徐悲鸿所作。尽管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,但蒋碧薇的名字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,尽管她已去世三十多年。
蒋碧薇与徐悲鸿的爱情,始于1915年。当时,徐悲鸿独自前往上海,在那里,他与蒋碧薇的父亲和蒋碧薇的家族有了更深的交情。蒋碧薇被徐悲鸿身上独特的艺术气质所吸引,然而她在13岁时就已遵从父命定下了婚约。尽管如此,徐悲鸿的到来让她产生了对“未嫁时”的遗憾。
1917年,徐悲鸿带着蒋碧薇一起逃到日本,随后又辗转巴黎深造。两人从此走上了28年的爱情旅程,直到1945年才正式离婚。徐悲鸿为蒋碧薇取名“碧薇”,寓意着他对她深沉的爱。蒋碧薇甘愿成为他的背后女人,陪伴他度过了无数艰难岁月。
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苦涩的爱情故事。在日本时,他们过得艰难,徐悲鸿用绘画赚来的第一笔钱给蒋碧薇买了一套内衣,而蒋碧薇则省吃俭用为徐悲鸿买了一块手表。虽然生活贫困,但他们依然相互扶持,度过了艰难的日子。而这段情感,也在徐悲鸿的画笔下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蒋碧薇的肖像,尤其是一幅名为《琴课》的画,至今仍然是蒋碧薇青春的象征。
然而,随着时局的变动,学费停发,他们的困境愈加严重。徐悲鸿的灵感愈加涌现,但他也越发忙碌,而蒋碧薇却愈加孤独。两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疏远,直至回国后,感情开始走向破裂。
1921年,徐悲鸿带着蒋碧薇来到法国,两人遇见了年轻画家张道藩。张道藩对蒋碧薇产生了深厚的情感,而蒋碧薇也渐渐被他的温柔所吸引。张道藩给予蒋碧薇的关怀,让她在异乡的孤独中找到了慰藉,但她最终还是拒绝了张道藩的表白,选择忠于家庭。
不久后,蒋碧薇为徐悲鸿生下了长子徐伯阳,日子似乎逐渐平淡,然而蒋碧薇却发现了徐悲鸿对感情的背叛。他与学生孙韵君有了深厚的关系,蒋碧薇心中积压的失望与痛苦,最终导致了两人的离婚。为了离婚,蒋碧薇提出了三个苛刻的条件,包括儿女抚养权、离婚费用以及徐悲鸿的一些艺术品。
离婚后,蒋碧薇与张道藩的关系逐渐升温,但张道藩也有自己的家庭,蒋碧薇成为了他的情人。尽管他们有过热烈的情感,张道藩最终还是回归了家庭,蒋碧薇终于放下了这段感情,独自度过余生。
这段爱情故事充满了激情与痛苦,从年轻时的私奔,到中年时的离婚,最终归于孤寂。生活不仅仅有激情,更有面对挑战和诱惑的勇气。而徐悲鸿与蒋碧薇,尽管曾经深爱,却未能经受住岁月与命运的考验,最终让这段浪漫的爱情故事走向了尽头。
发布于:天津市线上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